未來就在眼前-Rachel Armstrong致Arup函

回應Susan Claris的「The Under-imagined Future of Transport」(未來運輸想像力不足)一文

我不認為前瞻長期規劃已談論過度,問題在於,今日各界連眼前挑戰都尚未釐清,還不清楚如何面對,便已有些人急著推銷特定解決之道,今日政經體系只在意短期結果(執政任內效益),導致支撐未來數十年研發工作的投資不足,無法發展出可落實的解決方案。換言之,務實的未來解答不會一夕而生,得長期培育而成,人們之所以覺得「談論過度」,是因為預期在智慧財產與專利包裝之下,有些人必然會因投資單一短期方案而獲得豐厚利潤,且無法在法律約束下演變,社會利益也並非首要考量。

各國對未來投資相當不足,政府也先前刪減促進科技與經濟進步的基礎科學經費,預算逐漸轉向支持即將面世的研究項目,或是資助已成形的產學夥伴關係。

對於有人認為世界想像力不足,我完全不同意。

設計、工程、科學界之間的國際合作案例眾多,不斷想像與發展其他未來面貌,其中一項案例,即為應用於建築環境的合成生物學,這項研究讓許多民眾和企業都備感興奮,包括《自然》雜誌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、《Wired》網站系列文章(第三週)等,都列舉必要策略,其中來自中央政府的投資很少,採取開放、創新與創意方式籌措重要計畫經費。合成生物學當然不足以解決城市出現的種種問題,但這項工具若經適當發展,對於巨型城市與採集能源各項難題,確實能提供更多因應策略,進而影響你我的未來。在CNN關於建築物可「吞噬」碳排放量的報導中,Dick Kitney指出,各種新產品與構想要從學界轉移至產業界,真正的難處不只是技術如何量產,也包括研究人口可用經費少得可憐。

無論是「想像力不足」或「談論過度」,此類指控都是因為將未來視為商品,而非可能有助於因應難題的整體策略、建築團隊、開發技能,產業界所得的構想均已能夠量產,也可立即找到特定市場,迎合社會當下關切與期待的議題,畢竟實驗與分享構想只是創新過程的一部分…難處在於如何落實,所以方法與策略格外重要,才得以依據研究找出解決之道,並且隨時間與經驗變貌。

例如美國紐約建築師Mitchell Joachim期望建立「軟殼汽車系統」,假若這種車輛「輾過你的姐妹」(當然祈禱不要發生!),她只會有搔癢的感覺[Archinode]。

所以我不相信未來已談論過度,只是因淪為商品,導致受到現有思維及習慣限制…

我也不相信諸位創新者的想像力不足,因為外界要求他們創造產品,而非設計能帶動改變的系統與方法,欠缺支持力量,無法打造必要網絡,協助社會從現有狀態轉型至人人皆可獲益的新策略…

若要針對快速增加的人口,找出適當解決方案,就得放棄產業思考,以宏觀角度認真考慮,更要放棄意識型態之爭,建立共生關係,我們得非常努力,才能在日漸都市化的環境內,以適當的基礎建設提供基本資源給民眾。永續只能維持現況,若未能找到可不斷演進的模式,人類至本世紀中,就得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局面…

未來就在眼前,這不是種拜物迷戀,也不是某種建築風格,打造2050年城市早該在50年前開始,人類投資與管理起步已經慢了,別讓一切太遲。

社會需要經費投入開放式研發,也需要長期合作、跨領域的國際產業界及學界創新團隊,不只要想像進步城市的樣貌,更要採取行動、動手興建、重新評估既有形式,我們要投資於人,因為商品只是人類想像力的副產品。

對於本世紀交通運輸等重大挑戰,我認為再多創意與願景都嫌不夠,但我們應該停止販賣未來,運用開放平台研擬解決計畫,經費應投資於人、而非工具,並且善用這個時代賦予我們彼此相連的特性,讓解決問題的途徑更加豐富。

Rachel Armstrong博士
TED資深成員
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建築學院資深講師


照片來源:Cait Ell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