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非洲開創經濟機會之路

歐洲人當初大肆攻占非洲時,其實沒什麼冒險精神,許多殖民城市只是重要貿易路線上的港口,為了載運原物料與糧食,也基於便利與實用性,將城市設在海岸,利用深水港或是寬闊的河流。當時遷徙成本驚人、航程既慢又長,滿載貨物船隻沉沒的消息也時有所聞;無論在英國倫敦或比利時布魯塞爾,舶來品都很昂貴,除了因為課徵高額稅金,要派遣船隊遠走千里採購鹽與香料也絕非易事。

國際貿易此後大幅轉變,除了少數例外,運輸成本均減少許多,對於工業化國家而言,遷徙成本已微不足道,無論是來自中國的服飾,或是委內瑞拉的巨型油輪,運輸距離幾乎已不影響價格,因為運輸不斷進步,讓小小世界已然成真;可是諸多非洲國家還在努力擺脫後殖民主義與國內暴政,商品貿易至今困難。

非洲幅員廣大,若要進出非洲南部,常見貿易集散地為西側的塞內加爾達卡,從達卡至南非約翰尼斯堡飛航需七小時,令我感到相當震驚;從美國洛杉磯飛至紐約大概五小時,便可從西岸抵達東岸,但七小時卻仍無法橫跨非洲,可見這塊大陸多麼遼闊。

難道光靠面積就足以阻礙非洲貿易?就地理而言,工業化國家的長處主要有二:道路與港口,非洲基於歷史、環境與天然條件,擁有後者、缺乏前者,國家預算大多忙著撲滅醫療與軍事危機燃起的熊熊大火,但縱然在短暫休養生息期間,經費也未流向經濟現代化工程。

Dead Aid》一書作者Dambisa Moyo及其他人批評,人道援助會造成依賴,反倒會拖累區域工業發展,儘管聽來悲慘,非洲不少地區對於道路的需求,就像亟需糧食或疫苗般迫切,若能幫助村莊、家庭與個人將產品運出當地、甚至運往國外,皆可提振經濟,出口商與地方商人均可同時獲益,這即為多位經濟學家口中的「基礎乘數效應」(base-multiplier effect)。

若有人聲稱有單一方式能解決非洲種種難題,就好像只靠左轉想抵達目的地,或許最終能成功,但期間必然會迷路與不滿,非洲眾多內陸國家肯定想藉由改善路況在國內外得利,但不少人會質疑投資正當性,先蓋高速公路或買蚊帳?港口與醫療孰先孰後?所幸這項需求並不會相互矛盾或牴觸,經濟轉型、興建醫院、維和任務影響各異,非洲各國很有機會改變地理環境,而一切皆始於道路。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Nok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