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會單車網與歸屬感

單車路網若規劃得當,能夠連結各種地方服務,讓社區民眾能以簡單又環保的方式往來各地,有些區域過去因為大眾運輸系統不佳,與外界聯繫不易,單車路網能讓城市更易於探索。

一九八零年代,荷蘭城市德夫特(Delft)大舉投資興建單車路網,設置新單車道、橋樑與雙向道,發現騎士開始改變路線,行經過往鮮見單車的區域,單車路網讓當地習慣與型態出現變化,單車也因此遍布全市。

這些轉型的力量龐大,開放都會區當然很有價值,但排除種種阻礙後,騎乘單車也會增進個人對地方的歸屬感,我今年曾與單車部落格Amsterdamize作者Marc van Woundenberg見面,他認為產生歸屬感是「單車最受人低估的優點之一」,相較於汽車駕駛「隔絕於火柴盒內」,「騎著單車時,看到喜歡的事物都能隨時暫停」。

這種觀點也不僅限於部落格圈,Mario Polése批評汽車「減少人們接觸的機會」,讓都市居民「從城市的一點前往另一點,途中無緣看見其他族群或社會階級居住的社區」。對於低速交通方式的優點,Glenn Lowcock認為,「我們會與鄰居更熟悉,也會建立更緊密的社會凝聚力」。

儘管興建單車網絡後,民眾也許更能運用都會服務,也會提高歸屬感,但並非所有人均認為單車網對社區有益,William H. Whyte擔心若只有小規模發展,可能在文化上有害,造成「小區域更難創造充滿活力的環境」,假使城市的規模由單車網大小決定,就會變得了無生氣嗎?

若將「歸屬感」量化也會有影響,況且根本無法量化,縱然單車網擴大,也未必會讓每個人的歸屬感提高,因為人們原本就對同一地點的歸屬感不同。

各位在現居城市的單車網絡有何經驗?是否讓生活更便利?是否增添歸屬感?


照片來源:andreyb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