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衡量21世紀城市

日前我有機會,與Cities the Magazine、Global UrbanistUrban Times等網站編輯同行,訪問飛利浦公司全球公共與政府事務主管維赫(Harry Veerhar),雖然訪談時間短暫,內容十分精彩,因為維赫甫參加於義大利舉行的「世界都市論壇」,瞭解全球各地城市最新發展。

訪談內容著重於在傳統GDP數字之外,還有哪些可衡量城市的方法,在場討論相當熱烈,包括近年來頗受重視的非硬性經濟指標,以及學者、專業人士、官方仍論辯不休的評量標準。

衡量途徑本質上很簡單,鎖定某項對城市發展很重要的服務或產業,再對比其他城市的情況,維赫認為照明會直接影響居民生活品質,過去百年間,城市發展大多涉及公共照明與家用電力,我們也論及荷蘭阿姆斯特丹、英國倫敦及其他歐洲城市改善電力與照明後,當地發展因而進步許多。

但若使用此類指標,也會產生諸多難題,第一,每座城市各有不同,雖然身處在同一區域,或許有不少近似之處,但要比較倫敦、巴西利亞、上海、溫哥華相當困難,儘管如此,專業人士仍應繼續向其他城市學習。不過假使指標非常明確,個別城市研究與執行政策的方法必然有別,在阿姆斯特丹、舊金山等電力普及城市,要評估公共及室內照明情況較為容易,而孟買、里約熱內盧等城市的非正式產業比例較高,較難以評鑑。

其次,還會面臨官方與民間的差別,以及誰會因為這些指標獲益,雖然「公私夥伴關係」案例在都會區日增,未來趨勢也很可能持續,可是問題在於城市的權利基礎,以及邊際效益能否擴及社會各個層面,而民間企業在評估條件時,究竟是完全考量利益,或者亦考量永續與否?

無論如何,這是種值得思考的策略,且民眾在其中的角色更是關鍵,若居民成為評估過程中的要素,新式都市指標或許會更勝GDP數據,而參與這些計畫背後的都市創新,不僅令人興奮,有時更會顛覆你我看待、思考與介入世界各地城市的方式。
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