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張群眾外包單車地圖

2011年,我曾應公部門客戶要求,分析澳洲單車路線選項,客戶認為選項應該很有限,我亦覺得在大眾眼中,十字路口的地形、車流量、能見度未必適合單車,況且部分騎士對自己的技術信心不足;研究團隊則多是勇敢且熱情的新手騎士,出發遍行區域內每條街道。我們依據騎乘經驗與五項評估標準,以不同顏色將街道分門別類,發現選擇遠比起初想像要多;對於這項實驗方式,客戶頗感驚訝,可惜這張著色地圖是用紙筆完成,故運用方式受限,因此當「BMW古根漢實驗室」與我聯繫,希望規劃一項專案,我立刻想要從事單車地圖實驗。

「動態連結地圖」(Dynamic Connections Map)為世界首創,使用柏林市互動地圖,採取群眾外包(由大批民眾協力完成任務)與群眾解答(由大批民眾解決問題),傳統地圖記錄現況,以及每條道路上設有哪些單車基礎建設,這項計畫開放資深與新進騎士評估柏林目前單車路網,評鑑每條街道是否適合騎乘單車,經過資料處理後,建構未來潛在單車路網。

任何民眾只需花費不到三分鐘,回答五項簡單問題,即可評鑑在柏林各條街道騎單車是否方便及安全,首先,為確保民調涵蓋各種族群,會先詢問使用者的單車騎乘習慣,共有四種選項:「自信型」騎士很習慣穿梭車陣中,希望找到最快速、最直接的路徑;「一般型」騎士只在單車專用道上騎車;「潛在型」騎士想要騎單車,但對安全性及車流量有些疑慮;第四種為不騎單車或沒興趣騎單車的民眾。

系統接著顯示一張Google地圖,要求受試者點選一條道路,之後兩項問題詢問,這條街道的車流量、車速、停車數量、十字路口能見度、地形是否適合騎車,以及這條街道是否方便通往諸多去處,例如學校或辦公室。最後兩項問題詢問受試者騎車通過交叉路口與街上時,是否感到安全、不確定或有壓力,這些資訊經過演算式處理後,就會在地圖標示,以綠色代表適合騎單車,以紅色代表不宜騎單車,一般民眾、規劃人員、政府官員可篩選資料,以符合個人需求,例如十字路口很安全的街道。

這項計畫令我很興奮,因為不只是工程師,所有人都能檢視現有單車路網,也評估目前沒有單車設施的道路,共同建立一張地圖,陳列騎單車最安全的街道,BMW古根漢實驗室部落客Christine McLaren寫道,「所有單車地圖最大的缺點,在於未標明縱然官方路線為最佳選項(但通常不是),我們有時還是得離開官方單車路網,才能抵達目的地,我們不只需要單車路線資訊,我們需要每一條路線資訊」。

此次在BMW古根漢實驗室協助下,我和紐約大學兼任教授John Schimmel一同製作這項地圖計畫,他擅長設計與開發適合殘障人士的科技,此外平面與數位設計師Dave Dawson也參與其中,「動態連結地圖」目前只涵蓋柏林地區,地圖與相關流程也尚在早期開發階段,我們希望再加入事故資料、留言表格、討論區,最終推行至世界所有城市與城鎮。


作者:Rachel Smith(澳洲AECOM首席運輸規劃專家,曾創辦Cycling Super Highways、We Heart Cycling、Lazy Sunday Cycle等單車活動,亦參與BMW古根漢實驗室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