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地:災後四年依然重建不易

每次新聞報導又一場全球「威力最強」、「規模最大」、「死傷最多」的災害時,人們不免有些困惑,菲律賓歷經全球紀錄至今最強烈颱風重創,也受到舉世注目,希望在這些關注之下,未來能擁有更多前瞻思維。

但我困惑之處在於另一場史上「災情最嚴重」、「死亡人數最多」的災害,因為將近四年後,當地仍是災區,海地強烈地震芮氏規模並非史上最高,但死亡人數密度之高,卻遠超過其他天災,其中究竟出了什麼差錯?菲律賓能否以此為鑑?

災後當然有些重建良好的案例,但多為例外,而非常態,各國先前承諾捐助海地共93億美元,可是多數並未兌現,而永久屋工程實際分得的款項則更少。

援款最常見用途包括臨時建物與急難設施,常讓規劃不良的城市基礎建設更加惡化,緊急應變措施焦點必須在各種限制下,滿足民眾基本需求,包括捐助經費多寡、專案管理能力、時間,很少能因此打造符合永續的永久型工程,人們若追求永續重建規劃,時常遇上財源無以為繼的窘境,海地也和眾多地區一樣,身陷在無力面對災害的惡性循環之中,無論是經濟、社會或環境皆然。

我們在海地的學校即為一例,經營者已盡心盡力,也握有不少資源,帳篷與臨時廁所及時在災後開學前搭建完成,但唯一可獲得的長期支援只有拆除工作與遮蔽物骨架,「思考發展」(Thinking Development)因此而生,希望填補永續發展規劃支援的缺口。

重建過程之初,我們的計畫顯然應該獲得經費,投入永久式工程,畢竟學校是災後復原的基本需求,這原是首都最大的學校之一,照顧最弱勢族群的孩子,經營者經費豐富又清廉,而且土地所有權毫無爭議,最後這一點在災後海地格外少見。

然而災後六個月,援助單位卻只曾說過,「需要多少強化骨架?」或「我手上只有一層樓高的遮蔽物」,身為服務人員,很容易會想屈就於這些設備,否則只能接受帳篷,但這些都不適合災民處境,因此試圖爭取資源幾個月未果後,我們決定自己想辦法。

我們正在向群眾募資,做為推動計畫的第一步,各位若仍相信永續發展與災後援助,歡迎瞭解更多資訊、分享消息與捐款,這項計畫必須進行。


作者:Linda O’HalloranThinking Development主持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