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州與孟加拉:無地經濟時代悲劇

今年五月一日勞動節前後,全球發生兩起重大工殤案,造成數十名勞工喪生、數百人受傷,顯得格外諷刺。四月中,美國德州一座肥料倉庫爆炸,摧毀鄰近住家、學校及其他建築物,14人喪命;但這場悲劇遠不如4月22月孟加拉工廠坍塌案,至今至少逾千人犧牲,成為史上最嚴重的工廠災害。

對西方觀眾而言,孟加拉慘案恐怕只是另一則壞消息,缺乏任何具體脈絡,但這項問題影響所及不只是孟加拉;德州爆炸案損傷雖然較小,卻也反映出背後潛藏的經濟學問題,無論國家貧富,都必須思考土地利用問題。

美國雖然在經濟上顯具優勢,卻仍無法避免如德州爆炸案的意外事件,這座倉庫存放的危險化學物質量,超出住家或學校附近允許上限百倍,此事亦突顯土地利用問題,若此意外確實可能發生,無論機率多麼小,當初廠房為何獲准興建?況且此事並非特例,德州其他煉油廠最近也曾導致附近居民罹病,儘管美國已制定諸多勞動法規,輕忽建築與設備地點顯然危害人民安全。

如此悲劇未來在美國或許不會常見,但在孟加拉卻逐漸成為常弋,2012年底,一座工廠大火燒死百名勞工,上個月首都工廠倒塌死傷人數仍在攀升,孟加拉承擔歐美等國大規模外包的苦果。這些先進國家因為不願冒政治風險、激怒選民,數十年來放棄國內勞動改革,選擇將藍領工作移往從未實施改革的國家;若這些國家欠缺良好的區分及營建法規,外包單位更有可能偷工減料、壓低成本,等到工廠倒塌再故作驚訝貌。

這種現象導致貧民在可能致命的條件下工作,為同樣可能冒險工作的富人生產商品。

諸多災害發生主因在於官員欠缺政治意志,不願有效落實工業建築選址、興建及營運規範,德州與孟加拉兩地工殤皆因設備違法使用所致,德州案例為大量非法囤積材料,孟加拉工廠業主將重機具放置在原本做為購物商場的建築內。孟加拉災後至少引發群情激憤,要求疏失者必須負責,並確保憾事絕不再重蹈覆轍,但德州卻未出現相同行動。

然而問題根源絕不僅是法規,各國無論貧富,都興建如此危險又位址不當的設備,顯示社會起初並不認為此事有何不妥,這亦為主流經濟思維的缺陷,經濟理論學生耗費大量時間研究供需曲線,卻鮮少思考這種經濟互動的後果。有些高深學術研究或許曾觸及這項問題,但當初這些廠房選扯時,很可能只考慮土地及設備成本,而非其中勞工或附近居民所受的影響。此類思維造成致命肥料廠與住家及學校相距不遠,紡織廠座落於鬧區的商場用建築內。

今日我們身處在「無地經濟」時代,試算表內區區數碼就足以抹煞建築及工業選址常識,世界需要更成熟、更具人性的經濟思維體系,員工、建物、城市不該是成本算式裡無意義、無價值的單位,在經濟論述裡,選址必須列為重點,才能避免未來災害再度發生,也讓城市生活更舒適。


Drew Reed為網路媒體製作人兼社區運動者,專精於永續運輸,現居阿根廷首都。

照片來源:The Bay Area’s News St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