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水道促進社會融合

開羅這座巨型城市正面臨諸多社經、文化與環境問題,當地由各種社會空間脈絡與多元意識型態集結而成,但因為公共空間不足,無法促進各種族群交流,面對尼羅河沿岸的私有化趨勢,以及公共綠地甚少(每人平均1.5平方公尺),開羅迫切需要提升市民歸屬感的計畫,同時改善都市資產。究竟該如何促進族群融合?如何鼓勵人們跨越界線?藉由回顧城市部分歷史,並參考他國經驗,或許能發掘契機。

塞得港街變遷

塞得港街(Port Said Street)過去名為卡里運河(Shari’ Al Khalij al Masri),以往在每年洪患時期導引河水流經市區,早自法老王時期,便已連結尼羅河與紅海,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,運河歷經關閉、重啟、更名。在運河開啟與橋樑修建等助力之下,城市大幅擴張,但各地發展卻不平均,運河沿岸部分地區至18世紀仍罕無人煙。

情況在1744年開始改觀,新聚落陸續形成,觀光船在運河上穿梭,如同今日的威尼斯,河岸旁建起許多別墅,水景、花園、涼風吸引大批王公貴族,在兩側建立避暑去處;卡里運河與納希里運河(Nasiri Canal)也成為池塘與花園澆灌水源。雖然貴族在此聚集,但卡里運河不僅服務上層階級,亦為大眾休憩娛樂景點。

19世紀伊斯梅爾(Khedive Ismail)統治時期,城市規劃出現具體變化,他在運河以西的空地上建造新城,並修築穆罕默德阿里大道連結新舊都,開羅因此區分為新舊兩塊,如同「裂開的花瓶,兩半永遠無法重組」。卡里運河如同新舊城的分隔線,兩地失衡也顯而易見。由於乾季維護不當,卡里運河演變為不衛生的污染源,終於在19世紀後半抽乾、填平、拆橋,改建埃及第一條電車軌道,以及貫穿市中心的最大幹道,如今街上滿是小販與車輛,相當混亂喧囂。

重建卡里運河

若是重建卡里運河及舊有交集點,不僅能提升開羅及週遭都市環境生活品質,亦可能促進社會、經濟、環境與文化價值,同時做為都市品牌策略的觸媒,強化城市的特質,不論要提升市民認同或塑造城市品牌,都必須重新描繪開羅的集體認同。

此種公共空間計畫能成為城市的重點場所,吸引不同族群共用同一空間及交流,《都市針灸》(Urban Acupuncture)作者雷勒(Jaime Lerner)認為,城市的介入手段若能促進融合,即可打造充滿活力的社區,並且刺激變革,對他而言,良好的都市針灸「如同火星,能帶動電流擴散」。雖然此種計畫在開羅必定所費不貲,仍可能帶動更多變化,創造經濟與社會利益。

借鏡首爾

清溪川的故事與卡里運河相似,雖然名為清溪,在1910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時期卻深受污染,難民在沿岸搭起簡陋住房,清溪川於是成為貧困與污染的象徵,首爾政府於是決定夷平建物,興建高架快速道路。

後來基於高架快速道路結構出現問題、大量私人轎車嚴重影響空氣品質、塞車問題嚴重,首爾市政府決定拆除高架道路,讓河流重見天日,復原計畫從2003年動工、2005年完工,河道區分為三塊,其中的都市(歷史)、都市自然(都市與文化)、自然(市中心)景觀各有不同。市政府規劃22座橋樑連結兩岸,並由市區快捷公車取代汽車,更讓河川重新連結其他水道。這項計畫兼具防洪、生物多樣性、降低都市熱島效應、減少空氣懸浮粒子等功能,並提高房價、吸引企業進駐,每天也湧入約6.4萬名遊客,並恢復人與都會環境的互動關係。

開羅內含許多各自運作的小城市,公共空間相當破碎,城市需要能集結所有族群的計畫,若創造小型的烏托邦空間,能夠吸引不同族群走出平日生活圈,進而創造社會互動,改變城市的社會與空間紋理。


Abdelbaseer A. Mohamed為華府美利堅大學短期學者,亦為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博士生。

照片來源:Lyn GateleyLyn Gateleyrinux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