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式經濟創造的城市契機

Shareable網站最近發表「分享式城市政策」報告,介紹都市領袖如何藉由改變政策,促進分享式經濟,《城事》透過電子郵件,訪問Shareable網站共同創辦人與報告共筆人Neal Gorenflo,請他介紹報告內容,並說明為何城市應該提倡分享式經濟。

問:能否先大略介紹何謂分享式經濟,以及為何這是城市一大契機?

答:我們認為分享式經濟即為人民經濟,由民眾共同出資、擁有與掌控,這是在市場與國家之間第三種供應生活的方式。

不過這種模式顛覆了目前一般狀況,現今經濟常是社會各種行為的終點,分享式經濟則是達到終點的一種途徑,藉由減少供應生活所需資源,可能提高個人自由,追求多數時候提供最大滿足感的方式。

分享式經濟大多涉及家庭、社區、精神、健康、藝術、學習、公民生活等,換言之,這些活動長期創造的滿足感遞增,反觀累積商品所獲的滿足感遞減,因此消費文化是死路一條。總而言之,城市若讓民眾創造更自由、更快樂的體驗,肯定是一大契機。

分享式經濟的核心疑問在於,若我們能擺脫多數稱為工作的事物,城市生活會是什麼模樣?我們都希望與自己所愛的人,在自己所愛的地點,花時間投入喜愛的活動,我們花時間參與社區,我想不到更棒的生活,城市至此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?

這是Shareable的願景,有些人認為分享式經濟是種技術,強調取用、而非擁有,但如我所說,技術與取用只是手段,而非終點。

報告內容著重於運輸、飲食、住宅與就業四大領域,除此之外,分享式經濟還能在哪些領域改變你我生活方式?

這四項只是起點,飲食、住宅與運輸是美國家庭前三大支出,就業則是多數人創造收入的途徑,這都是很好的入門磚。

我們也能關心能源、電訊與金融等其他產業,其中也會出現分享式經濟的解決方案;如何開放政治程序也值得寫為章節,例如我們提倡參與式預算編列,由民眾決定城市預算在社區的用途;至於文化及休閒,可以關心有助擴大公共空間的政策基礎。

報告內指出,法律規範阻礙分享式經濟發展,民眾該如何克服?

這份報告既有指南功能,亦呼籲各界採取行動,分享是改善現況的一大契機,以汽車共用為例,每輛共用汽車可取代13輛私人汽車,加入此類方案的會員中,半數名下並無車輛,而且每減少1.5萬輛車,城市每年預估能將1.27億美元留在地方經濟內。

若多數經濟運作皆如是,會發生什麼情況?我們將大幅減低資源用量,同時大幅提升資源普及率,並強化地方經濟,若要同時處理貧困與氣候變遷兩大社會挑戰,這是唯一之道,分享比追求成長更有助於繁榮。

重點在於,這些建議內容大多是不具爭議、跨越黨派、實用的解決方案,雖然Airbnb與Sidecar等住家或車輛共用公司仍有法規爭議,邁向分享式經濟的道路仍大抵開放,Shareable不久前才發起「分享式城市網絡」,集結志氣相投的人士。

許多法規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導,您提到在美國,克里夫蘭、奧斯汀、芝加哥、紐約、舊金山等地都大力提倡分享,其他城市能從中學到什麼經驗?

韓國首爾或許能提供最多寶貴經驗,市長推出「首爾:分享式城市」計畫,從全方位協助居民分享,其中一大動機在於建立社區凝聚力,同時降低自殺率,在OECD組織30個成員國內,韓國自殺率居冠,原因與競爭日益激烈的西方式經濟有關,市長的方案包括資助共享式新創公司、推廣分享式企業等。

義大利的艾米利亞-羅馬涅(Emilia-Romagna)與西班牙的巴斯克等地,也很值得各方效法,他們以合作社為基礎建立經濟發展模式,區域經濟一大部分為勞工經營與管理的合作社(比例分別為30%和60%),就業與薪資將更加穩定,地方經濟也會更具韌性。

克里夫蘭依據當地經濟環境調整這套模式,結合合作社發展與大學、醫院等指標機構,例如「常青合作社」即服務地方指標機構,提供替代性能源、環保洗衣、有機食品等服務。

報告內介紹的各項專案中,何者最受您青睞?

以運輸類而言,我喜歡共用汽車的免費停車制,概念很簡單,汽車共用的影響力也很深遠,如上所述,舊金山的汽車共用公司最希望市政府提供這項優惠,我相信其他地區亦然。

飲食方面,我喜歡協助強化地方飲食經濟的政策,例如允許某些食品可在住家廚房內生產、支持共用商業廚房、開放市區土地設立都市農園等,這些政策可創造地方就業機會,並提高健康食品產量。

在住宅領域,支持合作式住宅最深得我心,因為這可能是城市平價住宅最佳解決方案,住宅合作社在美國紐約市發展歷史悠久,但或許更值得向奧地利維也納等歐洲城市借鏡,當地發展現代、公共、合作式住宅已近百年。

以就業而言,合作社概念也很吸引人,這種模式早自一九三零年代起,就已成功用來開發美國鄉村地區,如今也該轉移至城市,合作社長期深耕地方、薪資較佳,也較能抵抗經濟衰退衝擊,歷史經驗證明,這項長期投資對城市有益。


照片來源:Steven Va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