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溫德拉什廣場改造經驗談

英國倫敦正在重生,泰晤士河南北兩側隨處可見工程怪手與水泥車,若鳥瞰這座城市,儘管經濟前景灰暗,各項經濟數據也不樂觀,各地仍出現規模龐大的方案;另一方面,有些開發案規模較小,也是針對地方社區,而非吸引國際房地產投機客,布里斯頓的溫德拉什廣場即為一例。

這座廣場在倫敦極具象徵地位,過往人們對當地印象總與犯罪及暴動有關,自八零年代起,地方政府時常試圖改善形象,推動多項計畫與作為,其中即包括溫德拉什廣場在內。

廣場位於布里斯頓地鐵站旁,週遭街道連結倫敦南區與中區、西南區與東區,因此附近車水馬龍,往來行人、汽車與單車眾多,廣場向來為公共空間,亦為建構布里斯頓身分認同的要角,一旁設有市政廳、公共圖書館及Ritzy電影院。不過在三年前當地翻新整修之前,人們認為這塊地方老舊過時,只會引來醉漢與竊賊聚集,且公共空間其實也一分為二,部分區塊有時兼具公車站用途。

地方政府與大倫敦政府認為當地充滿契機,也有助於社區發展,故選定做為倫敦大戶外計畫試辦區域,這項計畫希望振興及翻修倫敦各地公共空間,也舉辦公共諮議活動,瞭解居民心中需求。

諮議期間結果匯整後,提議將兩座廣場更名為溫德拉什廣場,以記念1948年將載著首批牙買加移民抵達布里斯頓的輪船「溫德拉什號」;另一提案則為合併兩座公共空間,廢除分隔兩地的街道。

但這些提案還得處理另一問題:如何減少非法活動與酗酒民眾,同時推廣公共生活空間?政府為此採取多項措施,例如增加夜間LED照明,以降低犯罪活動,各項座椅採用不規則設計,讓民眾不便在此酣睡,並增加各方行人出入空間,鼓勵民眾往來。這些策略搭配整體新設計,都有助居民與公共環境互動,在2010年的廣場啟用儀式上,倫敦市長強森(Boris Johnson)盛讚這項開發案協助打造多元社區,這座廣場也成為公共空間公私夥伴關係的成功案例。

不過揭幕至今三年後,溫德拉什廣場也出現幾項問題,例如在公共場所飲酒風氣雖然減少,這項問題依然存在,酒醉民眾不時出現反社會行為,讓他人不願行經廣場中心;其次,滑板民眾受到吸引而來,除了損害公共設施,也危及行人;這個小廣場成為各個族群兵家必爭之地,並未發揮社會融合的預期效果,現場隨時能見到各種文化,但彼此互動卻不明顯。

溫德拉什廣場是公共空間再開發的一項特別案例,因為當地開發案向來以商業或住宅用途為主,較缺乏適當的公共空間,故這座廣場仍屬於公私夥伴關係的正面範例,並將社會元素做為主要推動力量。不過從本次經驗也可看出,光是仰賴都市設計,不足以整合社區。今日在外界眼中,布里斯頓逐漸復甦,吸引各種社會與族裔背景的民眾前來,希望這座廣場將成為正面資產,且地方社區與政府打造更包容各界的公共空間時,也能不忘廣場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