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營造創意城市形象

全球型城市的創意形象也透過各種身分及脈絡塑造而成,由市政單位擬定策略,加強文化特色、古蹟、建築環境等吸引人的因素,城市品牌策略由公民利害關係人掌控,追求經濟成長及宜居生活,但在規劃時,這些目標相互矛盾,因為獲利與文化及創意本質並不相容。

相較於全球型城市,在中型城市較容易判斷品牌利害關係人與城市品牌間接影響,因為同時發生的開發案較少,且以地方利益團體參與為主,也影響人們對城市的印象,相較於全球型城市多層次受內外掌控的形象,中小型城市較可呈現一致的身分,亦簡化人們如何理解影響城市形象的質化趨勢,尤其是民眾及重要人士(音樂家、作家、企業主)如何形塑城市形象。

我想以曼海姆(Mannheim)為例,說明該市如何成為德國音樂產業重鎮,同時吸引設計及科技新創公司,並非由地方政府運用音樂重塑衰退工業城市形象,而是由地方音樂家及製作人合作,開創投資潛力。

九零年代初,當地一群音樂家由知名歌手Xavier Naidoo號召,成立音樂團體「曼海姆之子」(Söhne Mannheims),開始藉歌曲及媒體宣傳這座城市,介紹當地的成功經驗、人才及真實故事。

我的城市」等歌曲展現集體精神,歌頌曼海姆充滿藝術養分及靈感,不僅改造城市形象,也讓地方社區引以為傲。

由於樂團頗受歡迎,也與其他極具影響力的當地樂手合作,共同舉辦音樂節,也形成非正式互助結構,地方政府與民間投資人順應趨勢,更有興趣支持小型音樂新創公司與教育基礎建設,Baden-Wuerttemberg地方政府於2003年成立「流行音樂與音樂產業大學」,由官方與民間一同投資,並與當地音樂家合作。

這個機構在德國首開先例,長期支持音樂人才,「曼海姆音樂園區」也在附近成立,目前聚集約四十家音樂公司。

以上發展都不斷改變曼海姆的形象,從缺乏生氣的工業城,轉變為鎖定利基市場的「創意城市」,這個案例特殊之處,在於地方人士深入參與,追求文化及經濟效能,故成長動力以需求為導向,並由專業創意人才擬定方針,在文化消費與產製之間維持均衡。(至於過去十年音樂產業劇烈變化,可能造成什麼影響,由於相當複雜,需要更多實證研究。)

我的主要論點在於,若要發展永續的創意城市,城市形象必須與真實都會趨勢結合,而非仰賴一廂情願、虛構的行銷手段,地方政府在曼海姆的策略中,著重於為創意產業聚落提供財務/組織支援架構,而非創造具競爭力的創意城市形象。目前為止,曼海姆仍專注於多元文化形象,以及支持小企業的成功經驗,而非強調品牌訴求,不過依據該市爭取2020歐洲文化之都頭銜的申請書,未來或許會轉向更以文化為主的行銷策略。


Silvie Jacobi為藝術家兼文化策略專家,現於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主修都市地理學與創意產業。

照片來源:PopakademieIserlohner Nachricht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