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房市需求複雜

倫敦社會結構正在改變,離婚率攀升與單身人口增加,導致住家愈來愈小,再加上外來人口持續不斷,讓個人住宅需求提高,雖然倫敦住宅市場問題既多又雜,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政府及1980年住宅法的影響始終存在。

這項法案開放公有住宅承租戶能以折扣價購買現租房屋,此後超過200萬間房屋因此出售給私人。

表面上看來,住宅法立意良善,柴契爾夫人深信擁有住宅後,民眾更有機會增加個人財富,也希望民眾雖然所得有限,也能更容易增加資產;但受到該法長期管理影響,導致住宅市場對倫敦民眾更加高不可攀。

根據法規限制,市政府無法將收益用來興建新屋,導致社會住宅數量大減,換言之,市政府必須將名額優先安排給最迫切需要的民眾,讓社會住宅聚集眾多最弱勢族群,反倒讓這些居民和大眾距離愈來愈遠。

為處理住宅法衍生的問題,倫敦積極大興土木,制定政策確保四成新屋屬平價範圍,此舉雖然有助部分民眾增加資產,但對於貧民而言,縱然市場上出現「平價住宅」,擁有自宅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。

在人口結構與經濟規模變遷之下,倫敦住宅密度愈來愈高,政府自然更需要興建平價住宅,藉由規模經濟壓低價格,讓購屋民眾能夠受惠。

可是房價壓低,室內空間也因此縮小,儘管適合剛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單身男女,卻無法滿足民眾結婚成家後的需求,目前社會住宅和家庭住宅均供不應求,倫敦還有什麼辦法容納現在與未來人口?

其中一項方案,或許是善用倫敦中區目前閒置的7.5萬戶住宅,但因為許多屬私人所有,也形成一大問題,多數市政府目前提供最高2.5萬英鎊的獎勵金,協助屋主活用這些房產,但空屋的現金門檻通常更高,故市場誘因不足。

所幸「空屋仲介所」(Empty Homes Agency)等組織並未因此卻步,不斷努力奔走宣傳,似乎也出現成效,肯特市(Kent)政府最近推出「No Use Empty」方案,提撥220萬英鎊經費幫助空屋復甦,值得倫敦效法。

但即使倫敦每間空屋都重回房地產市場,也不足以滿足當地各式住宅需求,不過也因為需求如此多樣,政府策略更得切合及呼應市場趨勢,例如為閒置社會住宅安排新居民、繼續興建高密度集合式建築、提供家庭住宅等,雖然愈來愈多倫敦民眾是已離婚或仍單車,但政府仍有其社會責任,必須提供適合各種族群居住的環境。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roosers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