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各地城市時常試圖重塑對外形象,例如從市名下手改變意涵,荷蘭阿姆斯特丹即推出「I Amsterdam」活動,幕後推手希望藉此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,擺脫舊有並不討喜的形象,成為擁有奢華印象及豐富文化歷史的觀光景點。
但這些策略並不只是打造品牌而言,有些城市亦塑造專有名詞,藉由特定印象衍生出其他形容詞、副詞、名詞、動詞等,除了做為都市規劃或建築設計技術名稱,亦是種都市語言,用以定義場所,並賦予更深層、更基礎的含義,讓你我居住的城市不光是冠名空間,更具備其他意義。
柏林,形容詞
一,揉合高級文化與地方文化元素的空間
二,結合對比元素的空間
三,酷的同義詞
若要運用城市名稱,改造為形容詞的手法最常見,其中又以德國柏林最為著名,結合制度化的快樂主義與前衛都市環境,柏林充滿對比,處處皆是創新的空間再利用模式,以及跳脫既有架構的設計元素。若形容某件事物「非常柏林」,即意指善用對比元素相互作用,而非置於對立兩面;柏林最著名的電音俱樂部隱身為前發電廠建築內,顯得相當適合,若以柏林為形容詞,置於任何公民營空間上,都代表跨越高級文化與俗民文化。
洛杉磯,形容詞
一,光彩奪目、富裕
二,骯髒、危險、黯淡
三,怪異
四,酷的同義詞(較不具歐洲色彩)
美國洛杉磯裡的對比與柏林同樣鮮明,但類別完全不同,若提到洛杉磯,人們通常會想到兩件事,一是不斷擴散的郊區,二是無所不在的名人,都會區面積之廣,超過香港、新加坡、巴林與巴勒斯坦的總額,且多數為大批郊區建築,過著典型的郊區生活型態,少數既非郊區、亦非都會的區域,則是富人的遊樂場,而四周當然也種滿相當浪漫但受人厭惡的棕櫚樹。若稱某件事物「相當洛杉磯」,會增添許多包袱,既令人反感又具吸引力,也比柏林的酷多了一絲怪異。
布魯塞爾,動詞
一,缺乏事先規劃的都市密集化過程
二,在都市規劃方面維持不干預態度
三,將建築物置於不適合社區的貶抑詞
就行動導向的字詞而言,布魯塞爾絕非褒獎,而是最為強烈的貶抑,布魯塞爾完全進入無規劃時代,結果現代摩天大樓與200年歷史小屋毗鄰而居,而且毫無道理,儘管加強區域劃分規劃有助於減緩趨勢,這個詞語仍很常用來批判毫無規劃策略。布魯塞爾身為歐洲政治樞紐,卻成為都會語彙快速發展的一部分,顯得格外諷刺。
溫哥華,動詞
一,社區日漸密集的過程,能改善高密度生活的負面效應
二,長期實踐高塔與基座的建築類型
三,規劃城市時運用卓越自然環境
溫哥華的都市規劃策略近年來廣受全球關注,吸引不少國際媒體報導與國際政壇興趣,各國城市都逐漸被迫面臨兩難,一方面提高居住密度,另一方面維持生活品質,溫哥華決定在市中心興建瘦長的住宅大樓,同樣增進街頭生活,其他城市若要向溫哥華看齊,絕不只是要提高居住密度,更要試圖結合務實都市規劃與公共空間品質,無論是廣場或人行道皆然。
這些只是少數幾項案例,都市語彙日增並不只是城市品牌行銷的產物,我不覺得洛杉磯或布魯塞爾市政府會樂見這些附加意涵,不過這也突顯城市在全球重要性與日俱增。各項排名總會說明為何特定城市能夠奪冠,但城市本身也得勾勒出獨特身分,才能真正產生吸引力,城市今日所需並非品牌行銷,而是要在新都市語彙中,連結城市與正面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