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自然共存的均衡都市體系

人類發展焦點已逐漸從生物演化,轉變至社會文化革命,儘管擁有種種發明,便利卻距離人類愈來愈遙遠,城市陷入交通壅塞、人口擴張、空氣污染、商品與服務昂貴、噪音污染及無數日常不便,這些問題通常均歸因於規劃不良。

以印度首都德里而言,每個人都想改善生活水準,卻遺忘生活品質,未來可能發生災難,道路癱瘓、大眾運輸系統負擔過重、社區受到忽視,都造成居民生活難以忍受,然而現代城市若要延續、發展、興盛,背後因素何其複雜,唯有各方利害關係人攜手合作,情況才可能改善,可惜在都市規劃過程,儘著重於土地使用規劃,無視於城市是各種功能相互連結與依賴的體系。

規劃專家希望改善都會貧果情況時,通常會使用兩種策略,一是平均分散各地低收入戶,二是在租屋為主的區域內推行購屋自住方案,可惜成效好壞不一,無法觸及都市體系背後深層的社會文化與環境驅力。

例如某地區由於住宅不足,人們必須往來城市與其他住宅區之間,最終導致交通堵塞,通常因應方式有二:

拓寬道路:短期內似乎有效,但可能很快造成情況惡化。

興建更多住宅:跨產業策略必須先找出引發交通壅塞的真正根源,故解決之道可能是增建住宅,因為得知問題源頭後,較容易找到改善居民生活品質的解決方案,提升都會生態運作效率。

而這也只是其中一種導致交通堵塞的原因,世事沒那麼簡單。

另一項案例則是地下水位降低,通常是因為都市體系效能太高,阻止地表徑流自然滲入地底,直接導引至排水系統裡,若能進一步善用天然排水系統,地下水位自然會升上,同時減輕人造排水系統壓力。

自然變遷常遭人誤解或未受重視,以至於空氣與水源雖然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,品質卻每下愈況。

光憑規劃人員、官方與政府組織,無法發展與設計城市(更明確的說法是「都市聚落」),日常功能運作有賴社區,故社區參與非常重要,城市比較像是生物現象,故能夠依據居民需求與觀感調整形貌。城市聚集文化與家鄉各異的人們,共同形成所謂的「次文化」,構成所有文化聚落的基本特質。城市的社會層面相當重要,規劃人員應時時考量,如何藉由空間規劃打造健康社會。

許多人常提到參與式規劃,但實際操作時必須謹慎,採取真正跨領域的策略,深究環境議題、經濟學、社會學、文化模式、人口結構、人體測量學、人類聚落歷史等,而其中也勢必出現許多疑問:

  • 應該如何更有效地落實規劃目標?
  • 過往經驗有何教訓?
  • 當代規劃流程是否可行?哪些元素應保留不變?

這項策略應如同人類聚落科學的研究,過去數十年間,許多事物大幅改觀,若試圖依據人類價值,建立幸福都市環境,必須考量種種變遷。

語言促進文化(群體生活模式)代代相傳,文化調適讓人類遍佈全球,可是過去兩百年間,加速發展造成人類瞭解週遭現象的時間有限,而以往每一階段時間夠長,發展速度也相對緩慢,為人類保留充足時間認識事物。

人類曾經與自然和諧共處,但過去200年來,重點轉往開拓與基礎建設,遺忘了人類存在標準、自然行為與基本生活價值。

現今社會整體的確變得更繁榮,但我們該從錯誤中學到教訓,才有機會改善全人類生活的基本標準,當代規劃策略應探究人類聚落趨勢、個人特質、自然體系在宜居城市裡扮演的角色,正因為無知,人類已付出龐大代價。


Jepranshu Aganivanshi為建築師與未來學家,熱衷知識,現居印度新德里。

照片來源:Matt Mur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