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轉美國郊區的三種方式

若各位略知目前都市研究方向,就明白郊區是一切低效率、骯髒與自負的源頭,散布各地的郊區象徵美國預算拮据下的經濟遺跡,附有雙車庫的房屋更代表排放大量溫室氣體。有些人說,郊區是這個偉大國家的終點,若要回到正軌,只能拆除美國夢,改為住在無電梯公寓的三樓,並且改乘地鐵。

聽來很簡單吧。

但要改變成千上萬美國民眾的居住習慣與現況,可不像改變地理面貌那樣輕而易舉,充滿創意的年輕美國人固然較喜歡住在城市裡,不過他們一旦成家,必須搬離目前的小套房,還有多少人能夠負擔市區房價?一對夫婦若想擁有自己的綠地,不希望在半夜四點,被垃圾車與狂歡者的聲響吵醒,這種願望也無可厚非。

民眾大多因為城市生活壓力逃往郊區,這是簡易解決之道,畢竟住在市區,有時得步行五個街區,走進寒冷或悶熱的地鐵站等車,或是在擁擠又定價過高的雜貨店採買,或是開車五分鐘,只為了減少60呎的徒步距離。老實說,有時我也想住在郊區,我也知道此話一出,勢必引來熱愛城市的朋友發出不平之鳴。

可是郊區亦不完美,無論是經濟、環境或人口結構,都充滿種種效能低落、不平等的弊病,但因為無法輕易夷平郊區,故在此針對目前問題,提出潛在解決方法:

一,善用能源與資源

垂直生活相對輕鬆,熱水系統大多共用,不必每三、四個人就設一座水塔;配電供水網絡比較集中,且房屋坪數較小,通常能源用量也較低,況且讓更多人毗鄰而居之後,商品與服務分配效率也會更高。

郊區可提高效能之處,多數與交通運輸有關,但其他非行動類別能源科技亦有進步空間,中國3000萬戶已安裝太陽能熱水器,且由於科技精進,如今縱然並非日正當中,太陽能板仍可繼續發電。歐洲與亞洲不少國家亦採用區域暖氣/熱水系統,由單一中央廠房滿足數千住宅所需,並逐漸捨棄化石燃料,改用替代性能源,況且這些技術皆不限於人口密集地區,各位可保有庭院、籬笆、愛管閒事的鄰居,同時在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情況下,享有溫暖住家及熱水澡。

二,人類開發破壞環境

郊區建築傷害環境,理由很簡單:一切嶄新,縱然由茹素的施工團隊使用回收材料興建,並遵循LEED綠建築三白金級標準,新建築光是占地,依然形成碳足跡,對環境而言,二手永遠好過全新,若企業決定在原本不宜人居、遠離基礎建設的地點,興建全新社區,負面衝擊又會進一步擴大,成千上萬的民眾原本不該居住在內華達州或亞歷桑納州沙漠,那麼為何在拉斯維加斯或圖森等城市週遭,卻出現眾多平房與茂密草皮相伴?原因無他,都是始終有人購買所致。

要改善環境,關鍵仍在經濟,人們在郊區購屋時,也買下最終夢想,買下用磚瓦、汗水、工程打造的產品,卻不需要支付房屋以外的種種設施,例如管線自使用過度的地下水層取水、連結車庫至交流道的混凝土道路等,這些通稱為外部成本,長期以來,都有人主張以消費稅的形式,如實反映這些成本,這項論點大多指責過去20年間,這些駕駛每年只繳納區區0.184美元給聯邦政府,連保守派經濟學家也認為,此種制度完全未反映駕駛的真正成本。

若開發商與郊區居民要打造草皮與增建臥房,得付出真正成本,情況會如何?此舉聽來冷酷,但唯有換算損害環境的代價,才能真正影響開發與消費行為;若想搬至沙漠中居住,卻希望在毫無水源之處用水無虞,各位(及建商)就不只該支付基礎建設費用,還得負擔對環境造成衝擊的成本。

三,交通運輸

若居住在加州郊區,我明白非得開車不可,最近的雜貨店距離1.5英里,我弟弟就讀的學校再加5英里,多數就業機會則在10至50英里之外,主要幹道上設有公車站,但沿路上卻沒有住家,完全不符合都市規劃或邏輯,郊區交通運輸問題並非結構,而是地理分布。

汽油每加侖4美元,不足以大幅改變開車習慣,也不足夠讓眾人尋求其他替代性燃料,不過社會普遍認為,隨著印度、中國、巴西經濟的原油需求日增,石油產量達到高峰後,勢必會開始下滑,美國民眾遲早得面對每加侖10至12美元的油價,促使汽車大廠尋找其他種類的引擎。

我們都已見到日產、雪佛蘭等大廠刪減小幅研發預算後,能夠創造哪些成果,Tesla、Fisker等公司亦陸續轉型,後者更邁向全電動車發展,其他車廠亦投資開發氫氣動力車,不過多屬小眾市場。

有些人主張,汽車縱然改為低碳排放或零碳排放,製造過程也會產生眾多溫室氣體及廢棄物,等於兩相抵銷,但這項理論太過短視,若替代性能源車輛可取代汽油車現有地位,長久便可創造零污染的次級市場,也讓以汽車為主的社區選用環保車輛。

這是未來趨勢,也讓人好奇各大車廠若集體開發,會有什麼成果?若郊區居民均改開環保車,大車庫看來還是一樣可怕嗎?

由於郊區人口擴張,導致社會一片混亂,但光是拆除重建,無法解決此類問題,郊區印記會留在美國數十年,人們還是會基於價格、美觀、健康因素,繼續捨棄公寓、遷居郊區,同時加重環境與基礎建設的負擔。美國處處都有效能低落問題,儘管許多人都想拆除郊區,但目前不可能實現,改變文化比較可行。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ulybu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