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建築設計時代

設計新建築時,要符合環保原則較容易,有時甚至已是法律規定,但房屋改建則較為困難,依據興建時期不同,要善盡環保責任可能既麻煩又昂貴,不過也可能再自然不過。

美國社會則根據對環境的態度,區別不同的建築時期,1950年以前,建築在有限技術之下,均符合節能與環保原則,其實也是不得不然,當時空調並不普及,也相當倚賴自然光;這個時期的住家和辦公大樓運用自然通風與建築結構,確保室內溫度怡人,天井和大量窗戶降低白晝用電量。這些建築要附加現代設備相當容易,因為兩者設計理念相符,只需改善技術即可。

從五零年代初至七零年代中,美國建築進入環境黑暗時代,溫度調控科技隨處可見,能源成本也相當低廉,種種設計明顯是為炫耀室內環境可獨立隔絕於外。在此種科技至上的心態中,彰顯建築內部氣候只要使用大量電力,即可完全由人類自行決定:大型單面窗戶會讓熱能或冷氣外洩,卻無法開啟讓微風入內;內部房間完全無窗,必須徹底仰賴人造光源;半年得開暖氣,另外半年得開冷氣,全年無休。今日環保改造工程通常著重於更換窗戶及空調系統,改用更節能的現代設備,但若未經大幅翻修,節能成效依然相當有限。

1973年,「石油輸出國組織」(OPEC)實施禁運令,為廉價能源畫下句點,也終結上述建築形式,設計師終於體悟手邊資源受限,迅速開始追求創新,也願意投資使用隔熱材料。這個時期的建築仍可因採取現代科技而獲益,一般也具備適用的基礎建設。

過去十年間,LEED等認證制度鼓勵大眾更重視建築設計如何節能,省電照明與空調系統也逐漸成為新建築必要配備,綠屋頂、整合發電系統等發明也日益常見,老舊建築恐怕不易趕上這些新建築所設立的標準。不過就環保角度而言,整修舊屋本身就已是一項優點,畢竟只要起建任何新樓房,都會使用大量能源,也會產生諸多廢棄物;而喜愛舊建築者如我,盼望能保留城鎮固有特色,當然樂見各種保存舊樓房的理由,只要稍加改善環保功效即可。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Barbro Uppsal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