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人企業與名人能否帶動單車風氣?

知名廚師傑米奧利佛(Jamie Oliver)日前發起最新活動,希望澳洲民眾能享用品質更好、更健康、更平價的新鮮食品,以改善國內長期肥胖問題,他表示,「我們創造改變的契機更勝任何政府單位」,他說得沒錯,畢竟他在社群媒體上能觸及三億人,相當於全球5%的人口。人們喜歡傑米,因為他和我們相去不遠,從小就讀公立學校、在餐廳裡長大,雙親也是務實的勞工階級。

我撰文之時,全球數百人齊聚於澳洲「教堂之都」阿得雷德,參與Velo City全球研討會,這項活動以單車為主題,廣邀世界各大洲知名講者前來,除了突顯騎單車的好處,亦鎖定三項焦點:

  • 如何藉由都市設計吸引民眾選擇騎單車
  • 如何鼓勵民眾騎單車
  • 如何創造文化變遷

我也想加上另一個討論話題:「私人企業與傑米奧利佛等名人是否該帶動單車風氣?」

我當然贊成此事,以下我們用三種方式思考何謂變化:

  1. 聚焦於行動

@bicyclesa:「全球多數城市起初都適合騎單車」。

可惜現在並非如此。

@wheelwomenride:「我們不再能慢慢鼓勵人們騎單車了,要大步向前!」

可是西方世界害怕失敗。

試想在某座真正城市裡,我們知道有項真正問題影響日常生活,假設這項問題是上下學途中欠缺單車道,且發生在澳洲Rockhampton或Toowoomba等城市,接著我們派遣最佳人才,備妥最佳資源,解決這項問題,就能夠讓一座城市再度適合騎乘單車。

  1. 找出新投資來源

@MarkParnellMLC:問題是「澳洲南部交通運輸預算裡,單車經費只占0.5%以下…」

因此我們得善用高品質的專業技術,找出新投資來源,以籌募更多經費,試想合作夥伴若能提供資本或種籽基金,英國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就向民間募集資金,打造橫跨泰晤士河的纜車。

  1. 嘗試新設計與執行模式

@FunOnTheUpfield:「打造單車城市所需技術老早在百年前就已問世」。

解決方案已在手中,但我們未必擁有落實的最佳機制。

試想若民間機構能夠落實完全整合的解決方案,有能力設計、興建、出資、經營、維護單車道,也包括教育、推廣及執法,訓練人們騎乘單車需注意的事項,甚至到現場舉發違規停在單車道上的汽車,且唯有計畫成功才會獲得報酬。英國許多地方政府多年前就已將交通執法轉為民營。

我們若真心希望單車成為可行的交通方式,就得著重於行動、經費來源、新執行模式,正如傑米奧利佛所言,名人確實擁有更多機會,帶動你我都想見證的轉變。

各位從誰的身上獲得人生方向、希望與靈感?他們有哪些傑出事蹟?這些想法如何與各位的作為結合?


Rachel Smith為AECOM首席運輸規劃專家

照片來源:European Cyclists Feder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