戶外商場與美國市區

美國加州不該如此陰鬱,我覺得好冷,人行道上沒有人煙,可見天氣這麼冷,多數加州民眾都待在家裡,寧願無視於戶外情況,也就不必解釋,天堂並非總是氣候怡人。

所以我更加不解,自己怎麼會出現在這座戶外購物商場,我不確定此類商場是否常見,但其實不需太多說明,只要想像一般購物中心的樣貌,去掉天花板、燈光與如受困迷宮的感覺即可,甚至連這句說明都不必,就是座購物中心,只是設在戶外。

我身處在Block at Orange商場,是座中型的一般戶外購物商場,共有好幾層樓,但有些店舖無人承租,商品價格多數針對中產階級市場,連較為名貴的品牌,也選擇設立過季暢貨分店,建築充滿郊區風格,有眾多落地窗、薄鋼材與鋁材,也附設室內/室外餐廳。

不過建築本身的重要性應該不如內部設計,因為購物商場規劃時,只先做好骨幹,總預留許多改裝與調整空間,並仿效百貨公司或大型購物體驗;許多大型購物中心也依據客群分區,將高單價品牌聚集於一端,平價品牌劃於另一端,這些所謂的「核心商店」是為吸引人潮,故通常免付租金,幾乎所有購物中心都仿效這種模式。

因為室內或室外購物中心營運模式差異甚微,也就沒有特別的專業開發商,幾乎都可以聘請同一批設計團隊,也因此對比室外與室外購物中心,才會感到如此令人困惑,兩者都希望吸引顧客消費,這也是商場興建的目的,但之後呢?兩者真能服務相同的心理意圖嗎?

我曾去過幾家戶外購物中心,其中有些座落於市中心(如加州聖塔摩尼卡、科羅拉多州丹佛),後來我才發現,戶外購物商場之所以形成,是為創造出市區的錯覺,因為有些城市從來就沒有市中心,也有些城市因人口擴張而過於分散,對某些民眾而言,這些購物商場即成市中心。

戶外購物商場在南加州頗受歡迎,讓都市擴張持續進行,戶外商場是種鬆散的樞紐,但不會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總困在室內,在城市裡,市中心時常在移動,社會面對成長的解決之道,就是創造更多成長,這正是美國城市變遷的方式,文化並非長期培育而來,而是直接從平地建起萬丈高樓。

關於美國市中心崩解一事,學術與新聞圈相關文章已汗牛充棟,我在此不再贅述,可是嚴格說來,這些戶外購物商場相當麻煩,因為其中集結了各種都市問題,但戶外商場並未個別解決振興經濟、公共空間、環境問題,而是試圖囫圇吞棗一次處理所有難題。

不過人們會用雙腳與消費表達立場,每到週末,戶外購物商場便擠滿顧客、電影觀眾與青少年,顯然很受歡迎,這些場所也未打算模仿美國市中心的功能與景觀,而是過去三十年來,第二代郊區生活的重心,但如今汽油價格逼近歷史新高,美國都會研究學者Richard Florida所稱的「創意階級」,也不斷向城市聚集,決定商業建築的元素終究會改變,也希望此種戶外購物商場會逐漸走入歷史。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frankfar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