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地牙哥三輪計程車演變

聖地牙哥自1999年特別為三輪車制定法規,近年來隨著產業變化,規範也日益繁複,許多條文著重於安全與保護消費者,其他則針對三輪車數量上限,也間接管制經營三輪計程車的條件。

2009年10月通過的修正案包括不少重大變革,例如設置「三輪車營運區域」,以及市府核發的三輪車許可數量上限,讓市區的合法三輪計程車從超過600輛降至最高250輛;修正案亦要求每輛三輪車將車資表張貼在顯眼位置,包括字體大小、文字內容及表格整體尺寸均有明確規範。其實市政府自2003年便已下令張貼車資表,但過去並未詳細要求其中文句及樣式。

市政府並未(也不應)制定車資標準,重點在於讓乘客上車前即知道費用多寡,即可自行判斷與決定。

若搭乘三輪計程車,消費者一定得先看過車資表,瞭解每人要價多少,價格總是設定於某個範圍、而非定價,再依據目的地與乘客數,向司機詢問確切價格;車資表上不時會出現很荒謬的價格範圍,但這也是司機能用來喊價的標準,例如「車資表已載明,每人最高可能是50美元…」,因此一定要事先講價。

三輪計程車司機會如何開價,背後涉及諸多正反因素,若消費者不願支付每人20美元的車資,只要貨比三家,通常都能找到願意接受每人10美元的司機,這個行業原本就是相互競爭。

自2006年起,三輪計程車規定必須有安全帶,後來2009年7月4日市區發生死亡車禍後,便要求乘客必須強制繫上安全帶,否則司機就會收到罰單。

2010年9月,州長簽署法案,將三輪計程車納入「加州車輛法」規範內,讓各市政府能要求司機,必須擁有合格汽車駕照,才能申請三輪計程車執業許可。

今年七月,國務院修改聯邦法規,明文禁止持J-1暑期工讀或交流簽證的學生擔任三輪計程車駕駛,這項規定可能得至今年秋天才會生效實施,但可想而知,明年夏天在聖地牙哥市區街頭,就不會再看到外籍學生騎著三輪計程車打工了。


照片來源:alleyca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