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七月舉辦的#citytalk討論會中,多位與會者都提到,城市韌性大多數取決於人民,每當災害過後,也總是由本地民眾負責最多人道救援與重建工作,在這種情況下,外來機構該如何協助社區或城市,支持人民災後復原?人道組織一方面得協助個人,確保真正能滿足民眾急需,同時也得採取大規模行動,協助整個社區,做為個人復原的基礎,兩者之間該如何求取平衡?
2010年元月海地發生強震後,全國千萬人口中,約230萬被迫流離失所,有些民眾能依靠親友,但仍有大批民眾在鄰近開放空間落腳,用床單搭帳篷露宿。人們大多留在原有社區的公共空間,例如公園、廣場及體育場,這些營地大小不一,其中一處即位於首都東南方的高爾夫球場。
當地生活條件並不理想,高爾夫球場一度聚集約四萬人,只有簡陋遮蔽物能抵擋颱風挾帶的大雨與水患,也因此每當夏季,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,雖然人們想要回家,卻難如登天,一方面是許多房屋已夷為平地,另一方面是街道遭碎石瓦礫掩埋,有時厚達六英尺,根本無法通行。道路搶通後,許多人趕緊回家,讓公司與商店恢復營業,也努力重建生計,這也是災後復原必經之路。
海地兒童站在山坡房屋旁新設的階梯上,一旁設有排水溝渠
這些經驗讓人不禁思考,國際人道單位在天災之後,究竟該透過什麼方式,才能有效幫助民眾重建家園與生計,這些組織優先協助弱勢族群與家庭,希望促進社會平等,因此庇護與重建工作大多著重於個別家庭遮風蔽雨的設備,卻鮮少關心這些設施身處的週遭環境。包括道路、下水道、污水管都可能讓個別住所更加安全,或做為人民自行重建的基礎,可是在追求平等、著重個人的人道援助工作中,卻忽略了社區總體作為。
海地震災發生至今將近四年,許多援助機構紛紛轉向長期復原與開發計畫,復原包括社會、經濟、硬體等各層面,有些機構因此不再著重於個別庇護,改為採取「社區整合模式」,在整個社區內結合社會、經濟與硬體介入手段。這種概念源於改善都市貧民窟的作為,逐漸在各地普及,以建築環境而言,非正式聚落裡開始興建步道與排水溝渠,其他民眾則自行重建住家,如此在同樣資源有限條件下,可以讓更多人受惠,同時支持社區組織與行動。
社區整合模式當然無法解決所有問題,單一機構(或即使多家機構合作)只能照顧城市某一區域,但許多地區都需要援助,因此仍然力有未逮,尤其是排水、交通等全市相互連結的項目中,更容易受上游或下個路口的情況影響,光是思考連結社區與城市的各項系統,便已超過人道組織的能力範圍。這些大規模的介入措施所需時間更長,也更難特別照顧弱勢族群,可是此類作為能創造更多空間,讓個別民眾能發揮自身力量,或是尊重人道原則下調整各項措施,都能創造價值,也都值得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