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媒體能否顛覆規劃體系?

今日人們在社會媒體服務上,能夠標誌上傳照片的拍攝地點,也能透過網路在商店、酒吧、公園「打卡」報導,Twitter訊息也能註記所在位置,網路科技與城市顯然正一步步整合,這個趨勢亦無改變跡象;這些資料屬公開訊息,也已有許多創新程式善加利用,更讓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資料、科技與建築環境會更加密不可分。

目前已有網路地圖,呈現某個區域內民眾拍攝的照片,也有行動應用程式記錄地方社會媒體活動,更有fixmystreet.com等網站可通報市政問題,並持續追蹤改善進度,科技進步已在改變人們與建築環境互動的方式。

但是政府規劃體系進步速度卻遲緩許多,有些人甚至覺得毫無進展,市政發展僅限於鄰近路燈,若有任何不滿,只能撰寫申訴信函或出席會議;「別在我家後院」(NIMBY)與「絕對不准在附近蓋任何東西」(BANANA)等社群雖然活躍,積極阻止負面發展,但也妨礙正面發展。

這些資料如此龐大,顯示大眾很有興趣在網路上與建築環境互動,規劃體系是否也該向網際網路開放,並參考社會媒體互動創造的大量資料,進而鼓勵民眾參與?

人們與建築環境的網路互動產生各種資料,是否對規劃程序已有價值?若確實有價值,思考規劃時,是否應採納這些資料?人們與城市是否會因此產生歸屬感?大眾是否對都市規劃其實毫無興趣?建築與公共空間設計整體品質能否因此成長?抑或最後只能一切由社區自己想辦法?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Sebastian Niedlich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