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古希臘與羅馬競技場外,體育館其實是種獨特的現代現象,建築物多數是為了居住、工作、購物,縱然建築開始承載更大的象徵價值,結構本身仍是能持續使用的建築物,例如教堂、會展中心、博物館、市集等,體育館則枯坐在一旁,靜候偶爾發生、但非常重要的場合,因為運動賽事或音樂表演,讓整座城市得以凝聚。體育館可謂儀式性建築的終極形貌,建築師Frank Gehry在西班牙畢爾包設計的古根漢美術館還不夠看,義大利杜林與加拿大蒙特婁的奧運場館吸引舉世短暫但眾多目光,成為兩地增加觀光吸引力的策略。
做為短期大型活動場地,許多體育館平日是個毫無用途的龐然大物,註定要逐漸崩壞,也時時提醒人們往日榮景,無論體育館早期曾展現多少動人奇觀,始終都會讓人想起,規劃時未針對地點思考,亦未設想長期效益。
世界各地興建不良的場館案例不在少數,失敗原因各有不同,有些因為欠缺場館對於社區的長期願景與功能,有些則因為不該座落於都會區,體育館長期規劃必須思考未來使用族群,以及在鄰近社區生活與工作的民眾。有時長期願景之所以不足,是因為場館並無長期承租戶,北京及其國家體育館已發生這項問題,倫敦也正為此頭疼,新體育館可容納高達八萬人,興建時卻未考量今年奧運落幕後的用途,目前雖有不少單位有意租用(主要競爭者為Tottenham Hotspur及West Ham United兩家公司),但要投入如此龐大的工程時,卻未先找到長期承租單位,可不只是流程失當而已。
若提到地點選擇不佳,加拿大渥太華當初興建體育館時,即毫無願景可言,這棟建築物可容納20500人,距離渥太華市區20公里,若使用Google地圖鳥瞰即可發現,體育館旁只有農田與高速公路,由於這裡是當地曲棍球隊的主場,讓居民還願意開車前往,但基於當前氣候考量,實在沒有原因讓大型場館與市區距離如此遙遠。
設計體育館時,究竟有何良好範例?這些大型文化樞紐如何既發揮承租戶預期功能,舉辦大型運動及文化活動,同時確保鄰近社區也能獲益?其中一項明確標準,或許是選擇適當地點,不僅位於人口稠密區域,並連結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;另一項必要條件為社區諮詢程序,若體育館將設於住家附近,居民與企業理應參與過程;此外,獨特外觀設計必須與社區特色充分整合,才能保有一致景觀美感。
就地點而言,加拿大溫哥華False Creek社區即為典範,兩座主要體育館皆座落於此,還有數十棟住商混合的高樓大廈、一座捷運車站,不遠處另有諸多藝文場所;體育館成為溫哥華市中心主要節點,若有賽事舉行,無論都會區或郊區居民都同樣興奮,這正是理想地點表率。
融入社區是體育館設計一大難題,但近期澳洲南部阿得雷德的板球兼足球場似乎相當成功,雖然地點並非都會區或市中心,但白色屋頂更突顯週遭公園環境,而不覺得突兀,相較於德國慕尼黑體育館如同巨大的建築宣言,阿得雷德的場館只想發揮互補功能。體育館設計者雖然有時間及空間能夠突破,但他們也逐漸意識到,地方空間與文化對最終成品多麼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