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運城市:都市化為籃球強國之秘?

若要炫耀國家軟實力,奧運再適合不過,1936年柏林奧運,獨裁者希特勒氣勢正旺,試圖藉以彰顯亞里安人體能優越未果;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,西班牙急欲向世人證明,該國能擺脫獨裁者法蘭科的陰影;2008年北京奧運,中國斥資400億美元,宣布自己成為世界強權(我最喜愛的場景莫過於2008名鼓手整齊劃一演出,幾乎明白宣告:「我們很富有、很有秩序、人很多」)。不過奧運揭幕後,各國都有機會爭奪社會資本,彷彿金牌可增添自身地緣政治重量。

雖然擊劍或拳擊也許更能比喻國際衝突,但各國對這些項目興趣不大;游泳、田徑、體操儘管吸引大批觀眾,但除了少數團體賽事,成敗大多為個人考驗,而非兩隊之間的表現或互動。既然我們要從都會角度討論體育運動,其實只有籃球適合分析。

各位如不熟悉國際籃壇趨勢,請想像兩條相隔甚遠的上升曲線,由美國遙遙領先,其他國家則落後追趕。

籃球也是種城市運動,只需要一顆球、一塊水泥地,還有一個類似籃框的目標物,20世紀美國人民陸續遷徙至市區(尤其是非裔美國人由南向北移動),讓愈來愈多人接觸到這項運動,也因為競爭日益競烈,籃球日益融入都市文化,每一代表現都比上一代更好。

1991年蘇聯瓦解,各個前共產國家快速都市化,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時,十多個新國家均首次自行推出代表隊參賽。

西班牙之所以成為籃球強國,或許是因為三位優秀球員都來自巴塞隆納,包括Pau與Marc Gasol兄弟和盧比歐(Ricky Rubio),另外還有國家代表隊現任先發後衛納瓦洛(Juan Carlos Navarro)。

其他實力不弱的國家代表隊包括阿根廷、希臘、土耳其、義大利,過去40年的都市化速度也很快,都至少有六成民眾住在城市。若比較過去20年籃球成績進步的國家,可歸納出三項共通因素:

訓練基礎

美國青年籃球發展路徑非常明確,從中學、大學到職業賽,競爭也一步步變得激烈與集中,歐洲與南美洲則呈雙軌制,與足球發展類似,若表現傑出,就可能進入體育學院就讀,最終期望加盟所屬職業球隊。前蘇聯國家在基礎方面發展較早,因為籃球學院能獲得蘇聯經費及各項資源無限資助;而在其他國家,因為籃球大受歡迎,許多年輕好手也會逐漸選擇就讀體育學院。

都市化

如前所述,全球都市變遷重要性不可忽視,不過中國、日本、墨西哥等國雖有大批都市人口,籃球隊表現卻差強人意,我在青少年時期就認清現實,籃球只適合肢體矯捷的高個子,兩者缺一不可,若觀察日本(國際排名第34位)及墨西哥(第30位)的球員名冊,平均身高比美國代表隊整整矮了兩吋、比西班牙隊矮三吋,差距聽來不多,但若再加上美西兩國籃壇競爭情況,以及籃球在日、墨兩國受歡迎程度不高,兩吋就可能形同一呎。

中國情況則不同,在國際排名第10位,雖然都市化迅速,代表隊球員平均身高6呎8吋,但成績卻遠遠不如前五強,今年在奧運也表現平平,其實原因在於影響國家代表隊的最後一項因素:潛伏期。

潛伏期

孩童不太適合打籃球,無論球員是6歲或30歲,籃框都是十呎高,各位若見過小學二年級孩子試圖投籃,得動用全身肌肉,才能讓球觸及籃板,重點在於這項運動培育需要時間,西班牙也投入16年,才從1992年奧運第9名,進步至2008年奧運亞軍。立陶宛與塞爾維亞不需等待國家代表隊慢慢茁壯,是因為籃球世代早已歷經潛伏期,蘇聯自一九五零年代開始,就招募許多6歲孩童,每日打籃球12小時。西班牙花費20年,讓代表隊累積一批優秀球員,年齡都在二十多歲至三十出頭,這個現象絕非巧合,熱愛籃球的孩子要成長為絕佳成人球員,就是需要這麼多年。

中國具備所有趕上或甚超越西班牙的條件,似乎還需要幾年時間,才能脫離潛伏期。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ryan_fungInSapphoWeTru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