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車路網能否創造社會永續城市?

世界走在漫長的都市化過程中,城市也同樣在改變,建築與都市設計必然面臨挑戰,但隨著人口漸增,交通運輸建設承受的壓力顯然更大,今日全球諸多城市陸續推行單車租賃制度,也拓展單車道網絡,讓單車已成為因應現代都會課題的重要工具。

單車在當今城市的地位其來有自,許多人都強調,定期騎單車有助日常健康,社會也因單車人口增加獲益,例如可紓緩塞車現象、減輕空氣污染;對市政單位而言,公眾運輸系統大多虧損連連、過於擁擠,若能讓民眾改用平價又環保的單車,自然再好不過。

但這項改變對都會人口有何影響?

興建各項設施、增加單車人口後,真能發揮改善過胖、降低醫療成本的效果嗎?人們會因此重新認識所在城市、發掘從未到訪的地區、增加地方商家消費嗎?增加各項設施後,會讓更多人願意騎單車嗎?(單車儘管較為低廉,但至今騎士仍多為高所得者,且不受少數族群歡迎。)

醫療健康

固定騎單車對個人健康助益顯而易見,若有大批民眾騎單車,也不難看出社會效益,除了能改善空氣品質,城市裡單車騎士愈多,體重過胖居民愈少,進而減少相關病症醫療開銷。

這一切或許不只是理論,更一步步成真,荷蘭、瑞典、丹麥等國民眾步行及騎單車都很普遍,無論是體重過胖人口比例或平均壽命,數據都優於美國、澳洲、加拿大等步行與單車人口比例較低的國家。

單車文化若要發揮對醫療等項目的影響力,關鍵在於建立鼓勵騎單車的運輸系統,在每個單車文化盛行的歐洲城市裡,都有廣大且完整的單車道路網。

群眾參與

單車文化步調緩慢,或許有助於城市永續發展,洛考克(Glenn Lowcock)主張:

我們的生活會隨當地情境調整,也會盡力確保家園舒適、安全、足以稱之為「家」;我們會更在意鄰人身分,社會團結氣氛因此逐漸成形,更接近彼此關心的社會;地方政治重要性日增,因為地方討論會產生地方決策。

雖然洛考克後來有些過度偏向理想主義,他的觀點理論上沒錯,但實際上能成真嗎?再次以荷蘭為例,1992年,葛寧根市(Groningen)決定以單車為主要交通工具,在挖路舖設大量單車道之後,市政府發現景氣改善、租金提高、外移人口減少(但未提及居民是否更熱衷參與地方政治)。

社會平等

由於購買單車對民眾負擔相對較低,可算是在社會相等平等的交通方式(僅次於步行!),但英國與北美地區單車路網建設落後,單車騎士似乎絕大多數為年輕男性。單車或許理論上是種平等的交通工具,可是除非搭配完善的基礎建設,否則使用比例仍然很低。

各位也清楚,若要找範例,想必也是在荷蘭。

其實範例遍及荷蘭、丹麥、德國,這三個國家的單車路網密集程度高於英國及北美,單車騎士族群分布也較平均,女性騎士比例與男性相去不遠,在荷蘭、丹麥、德國分占55%、45%、49%;高齡騎士也不少,荷蘭12%的單車人次年齡超過65歲,德國與丹麥亦各有12%的單車人次年齡介於70歲至74歲。

可是荷蘭其實並非外界認為的單車烏托邦,縱然是世界最適合騎乘單車的阿姆斯特丹,騎士仍是富人多於貧民

阿姆斯特丹的單車規劃專家揣測,低所得族群可能認為汽車是重要身分象徵,覺得單車是「窮人的交通工具」,故較喜歡開車;規劃專家則指稱,在富裕家庭眼中,單車是種快速、健康、便利的交通方式,不附加任何污名。

其他族群的單車普及情況也不同,例如少數族裔及移民較少騎乘單車,假若某些社會團體未能善用單車基礎建設,縱然是在「世界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」,單車路網是否真有助於建立社會永續城市?

當然有可能,不過單車路網並非創造都市社會永續的萬靈丹,光是靠基礎建設,不足以克服阻礙,還需要更廣泛的措施與政策,但改善市區單車路網仍是必要之舉。


照片來源:Jamie Haughton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