乍看之下,Querstadtein提供的活動並不適合稱為旅行團,以無家可歸為主題,又避免窺探他人生活,其實更希望人們直接面對。一般旅遊行程只著重於美景,這種模式粉飾太平,忽略城市及其居民的日常生活;此外,這項活動挑戰你我對於都市貧困與遊民的日常態度,對於此類議題,我們有何作為、不作為或假設?Querstadtein的靈感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及英國倫敦的類似計畫,希望突顯德國柏林遊民議題、直視偏見,並為公共空間提供更豐富的觀點,參加者在步行途中,也聆聽已投入遊民議題人士的經驗談。
嚮導Carsten Voss帶著我們走過柏林Schöneberg區,他過去曾是遊民,也在途中說出他的故事,以前擔任知名時尚商展經理,但因健康惡化與憂鬱症流落街頭,他的親身經歷不僅反映出柏林普遍遊民現象,也帶我們造訪當地不同區域,對比他在人生兩個階段曾生活的地方。
柏林的遊民可向政府登記取得特殊證件,即可獲得各項服務,包括糧食、庇護所、諮商、郵寄地址等,不過仍有不少遊民選擇不和官方接觸,嚮導表示,柏林當地民眾相當願意互助,對遊民也相對較為包容,Schöneberg區建築物與公園雖然看似充滿中產階級氣息,其實社會關懷風氣濃厚,例如六零年代後期,西柏林有組織的占屋行動即從此處開始。
公共空間用途,照片來源:Nollendorf Platz Station via Flickr
這趟行程介紹遊民如何看待與運用特定場所,也指出Schöneberg與鄰近地區裡,哪些地點雖然距離相近,卻呈現強烈對比,嚮導提到,依據遊民所在地,即可判斷他們已在街頭生活多久時間,以及受到多少影響。有時他詳細介紹特定地點,解釋為何某處適合遊民流連、過夜或賺錢:大眾運輸車站允許人們在此逗留,故Nollendorf Platz車站成為不少遊民往來之處;車站附近深夜商店和動物園站附近超市則有不少空瓶可撿拾換錢;只要擁有相關證明文件,即可至Mathias教堂領取免費食物,Victoria Luise公園則相當宜
在行程中,嚮導也澄清一般人對遊民常有的迷思,遊民未必罹患心理疾病、成癮或看來衣衫襤褸,每位遊民在街頭生活的原因與故事也各有不同,他也提及社會對遊民普遍的態度,例如在街上乞討零錢時,最好拿個碗或罐子,因為人們希望盡量避免直接接觸遊民。他的親身經歷吐露出遊民時常處於孤立且匿名狀態,也因此他建議不要躲開遊民的目光,因為無人聞問讓遊民感覺最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