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期有則新聞報導,提到網路的重量與一顆草莓相當,雖然此話很適合吸引讀者目光,卻與事實完全不符,在看似虛無飄渺的網路背後,其實有龐大基礎建設,現居美國紐約的導演Ben Mendelsohn便以此為主題,拍攝新記錄片《捆包、埋藏、幕後》(Bundled, Buried, and Behind Closed Doors)。
這部短片主角位於下曼哈頓哈德遜街60號,這裡是全世界網路串連重鎮,在外表普通的建築物內,大量資料在此交換傳輸,讓你我能繼續上網。上星期我有幸訪問導演本人,討論這部作品、未來網路,以及都市與網路互動融合之前的生活。
問:其中一位受訪者在影片中提到,人們不應遺忘網路本質上仍建基於實體,你也覺得在哈德遜街60號發生的事「很重要」,該如何突顯網路背後的實際建設?這些基礎是否仍應隱身幕後?
答:這是整個計畫的核心,紐約作家Andrew Blum即將上市的著作以網路實體建設為主題,他在演講時發放標明紐約市「資料紀念碑」的明信片,我詢問他這些「紀念物」有何訊息或象徵?又有什麼文化涵義?他認為其中訊息相當矛盾,這些網路建設雖然並非完全隱藏,但亦非坦承在世人面前,雖然服務供應商必須讓潛在客戶得知位址,但通常相關資訊也僅限業界流通。Andrew Blum想像如同「釀酒廠導覽」的行程,讓民眾能造訪網路建設,參觀各式展示品,我對此有些遲疑,不過無論如何,我們必須揭露這些基礎設施,因為若忽略日常生活的物質層面,這種無知就會引發災難。
問:你提到貧困、開發中、非都會地區的網路普及率較低,有哪些方式能夠改善現況?
答:多數《城事》讀者或許都知道何謂「以資通訊科技促進展發」,我知道有些人會質疑,分配各項資源時,急難糧食與醫藥援助是否應凌駕資通訊科技之上,我個人覺得資通訊科技應納入發展項目之中,這些問題當然沒有輕而易舉的解決之道。Telegeography網站每年都會發表全球網路地圖,公布各地網路普及率現況與未來發展,網路線會牽動資金流向。
問:哈德遜街60號在通訊史上存在許多,但試想未來網路世界若已不需要纜線,這棟建築物還能發揮什麼功能?
答:我不清楚無線網路世界是否會成真,也不知道這一天何時會到來,有些開發中國家跳過傳統電信連線系統,直接採用衛星網路,不過就我所知,許多無線通訊其實還是會行經眾多線路,以美國為例,國內除了建置光纖設備之外,Google、Apple、Facebook等公司都大手筆投資興建大型資料中心,這些網路建設均已根深蒂固。若有天網路世界已不再需要哈德遜街60號,這棟建築物還會有重要性嗎?我不太確定,假若以後這棟建築出現獲利更高的用途,一切或許會改觀,但此刻還看不出有此趨勢。
問:網路建設如此集中,是否可能造成風險?
答:這種策略當然有好有壞,這些網路交換點確實很脆弱,故衍生出特殊安全文化,我曾訪問Sean Gorman,但內容並未收錄在影片內,他的論文分析這些節點有何弱點,藉以向官方證明,其實損害遠比想像更容易發生。不過對於此類問題,我總認為網路相對分散,資料傳輸大概也能找到其他路徑,癱瘓哈德遜街60街固然有影響,但應該還不至於演變為災難。
問:「通訊與帝國無法切割」,你是否覺得網路促進全球化及英語世界文化擴散?
答:我的研究靈感源於Saskia Sassen及Manuel Castells的作品,兩人的文章經常提到,電訊進步讓主要城市更能掌控遙遠領土,網路的確為全球化推波助瀾,也讓國際企業更容易操縱各地運作,英語文化主宰則是後續產生的效應,一方面這些科技的可塑性極高,其他語言亦能在網路世界中發展,但另一方面,許多最能引起世界共鳴的科技仍然源於美國。
問:你是否還記得過去沒有網路的都市生活?
答:我還記得沒有網路的鄉村生活,我生於1985年,故仍記得初次使用聊天室、AOL、Prodigy的經驗,但自從搬到紐約後,每個人都早已習慣在網路上查詢交通轉乘資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