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倫敦在春天景色最美,柔和風光帶領人們一步步走向夏季,春天總是倫敦一年到頭最美好的時分。
雖然居民時常步行,近來各項建設也不斷改善,單車在交通運輸比例卻只有2%,假若再談荷蘭與丹麥的成功經驗已經老掉牙(當地單車占運輸比例達三成),倫敦失敗經驗也同樣令人索然無味。
倫敦沒有道理無法達到相同水準,40年前,哥本哈根交通與今日倫敦同樣壅塞紊亂,可見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完全錯誤。
對於拓展單車建設,倫敦並非空口白話,「倫敦單車運動」組織即擬定遠大計畫,希望至2025年,單車占運輸比例可達20%。
但若要以務實途徑達成這些巨大目標,光是仰賴稅賦優惠、補助單車租賃方案、增設不重視騎士的單車道,絕對無法成功。
政府必須打破都會區單車騎士總是年輕、陽剛、結實的形象,開拓休閒騎士、家庭、中年等族群,以荷蘭為例,單車在全國交通運輸比例占27%(有些都會區更高達50%以上),女性騎士也比男性多,縱然是在75歲以上族群,單車代步的比例也高達25%。
儘管媒體焦點總是在於長途跋涉的超級單車通勤族,但對多數仰賴單車為交通工具的人而言,若一切所需都能在合理騎乘範圍內備齊,自然再好不過,而且路線最好不會行經雙向道或跨越馬路。
在此原則之下,許多倡議工作都著重於改善單車設施,這也是許多休閒騎士時常提及的項目,此事固然重要,但單單僅排除障礙,不足以鼓勵更多人騎單車,更不可能讓單車比汽車或大眾運輸工具更快、更方便。
未來20年內,汽車仍會是人類主要交通工具,汽車之所以勝出,不是因為最受歡迎,而是基於廉價、可靠,還可迅速抵達目的地,因此若要大幅提高單車使用比例,除了理性勸說之外,更必須因為高油價讓每個人都有切身之痛。
為鼓勵人們短程選擇騎單車,休閒族群與通勤族群必須區隔,也讓單車不僅是少數人的專利,讓大眾重拾童年無憂無慮騎乘單車的快樂。
單車租賃制度只是個起點,若僅止於此,單車占交通比例永遠都無法突破2%,無論是韓國首爾或美國舊金山,許多世界級城市都選擇拆除高速公路、規劃行人徒步區、拓展公車捷運與輕鐵系統、推廣單車與汽車共用服務、建立密集且適合步行的社區因應龐大需求,這種整體思維才是增加單車使用比例的關鍵,一切不只是單車,而關乎生活方式。
主要問題在於,政府向大眾推廣騎乘單車時,都強調這是上下班的工具,但民眾對此並無好感。
請回想一下,當初汽車業者如何向通勤民眾推銷,廠商不會提及汽車最終用途為何,廣告主打汽車賦予的自由與種種可能;反觀單車產業的主要訴求,則是遠離休閒形象,突顯小眾、陽剛、在意技術的次文化,相同單車無法滿足不同市場,若能改變人們看待騎單車在倫敦的意義與文化,其實機會依然存在。
Copenhagen Cycle Chic、Amsterdamize、Copenhagenize等網站均提供許多案例參考,就像大機器裡的小齒輪,美國波特蘭、明尼亞波里斯等地之中,過去亦有整合高車流量與大規模單車計畫的經驗。
與其強調單車文化在倫敦不可能成功,不如專心自各地收集最佳範例,再打造出本地可行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