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美國沒有購物中心

若詢問各位美國消費主義象徵為何,我猜許多人很快就會想到「購物中心」,美國的零售管道數量原本就超過多數國家,且在過去50年間,購物中心又是一大特色,「全國公共廣播電台」(NPR)於2009年報導,美國平均每人享有20英呎的零售空間,與排名居次的瑞典相距幾乎七倍。

但一切是否即將改變?Witold Rybczynski在著作《臨時都會》(Makeshift Metropolis)中大膽預言,25 年內,許多消費者根本不必再涉足購物中心,雖然近期報告顯示購物中心業績不斷下滑,這位作家仍有些誇大其詞,不過若想像沒有購物中心的世界,也確實很有意思。

購物中心最初引起風潮,是因為美國人口逐漸向郊區遷移,以開車為主的社會文化追求便利所致,郊區購物中心通常能免費停車,再加上空曠廣大的露天停車場,如同「死亡地帶」(dead zone),令最勇敢的行人也提心吊膽,故多數購物民眾只能駕車前往。

改頭換面

以我的家鄉康乃狄克州Stamford為例,購物中心位在郊區人口密集處,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即可抵達(但多數人還是開車往來),但因為地產成本高、空間限制多、塞車很嚴重,此類購物中心較不受歡迎,例如當地這棟建築外牆或停車場對行人而言也是「死亡地帶」,面向街道的牆面毫無裝飾,完全無法吸引目光。

死亡的商場

許多購物中心並沒有為了重振雄風而改頭換面,從deadmalls.com網站上案例日增即可見一斑,該網站見證美國眾多巨大購物中心沒落,但似乎只是冰山一角,Greg Beato近期在《Reason》雜誌撰文指稱,全國10%的購物中心財務均岌岌可危。

Witold Rybczynski提出購物中心失勢的幾項原因,例如開發商在許多地區興建商場的速度遠高於市場需求(九零年代中期每年新建140座),再加上美國景氣嚴重惡化,難怪一家家關門歇業;此外,許多開發商選擇打造新的購物、用餐與文化空間,吸引行人、單車騎士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民眾,換言之,愈來愈多人希望能夠在經過規劃的街道上購物。

商場不死,只是從未真正活過

美國人口密度最高的一州,人均購物中心數也恰好最高,但假若一切為真,應該也位於改革最前鋒,但實則不然,任何人只要開車行經紐澤西公路,就會看到很刺眼的Xanadu購物中心工地,若是完工,將成為占地240萬平方英呎的零售與娛樂中心,也是史上造價最高的商場

紐約時報》報導,紐澤西州州長Chris Christie支持這座購物中心在任內完工,同時更名為American Dream @ Meadowlands,今年初,這位州長以財務為由,不顧明確可見的實質利益,宣布停建ARC隧道,卻願意撥款與放棄龐大營業稅款,為這座龐大商場背書,若這種退步思想仍存,實在很難對未來保有信心。

重新想像購物商場

但我還是期望,全國各地許多地區能發揮想像力,改造傳統封閉的購物中心,幫助環境、大眾健康與社區活力。

雖然猶他州的一項再開發計畫因財務吃緊而停擺,不過已讓我們看見,衰敗的購物商場可轉型為混合型社區,夷平舊商場後,用步道串連改建後的商店、咖啡館、辦公樓與住宅,店面將位於一樓,住宅與辦公室則位於其他較高樓層,可惜在復工之前,猶他州Holladay地區居民只看得見一片塵土飛揚。


照片來源:Flickr用戶Justin Beckwblo
Previous Article


發佈留言